spacer
search icon cross white
spacer bookmark cross
search icon
Search Tags

  Total: Bookmarks

 Bookmark(s) Click icon to add bookmark(s) to my profile

  •  Local Bookmark is Empty

 User Profile Bookmark(s)

  •  Profile is Empty
MENU
spacer
bookmark cross white
A
search icon cross white
search icon
Search Tags

  Total: Bookmarks

Click icon to add bookmark(s) to my profile

 Bookmark(s)

 User Profile Bookmark(s)

close

Forgot password / username Re-send activiation email Register an account Help with web login

找準定位 把握機遇

即使疫情之下邊境關閉,粵港澳大灣區仍然為以香港為基地的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提供重大機遇。本文探討有哪些潛在增長領域,以及企業應如何定位以充分把握機遇。

 

撰文:Nicky Burridge

插圖:Gianfranco Bonadies

 

 

2021年,華德會計師事務所合夥人黃華燊(執業資深會計師)曾負責為他其中的一個拉丁美洲客戶採購貨櫃。該客戶在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開展業務,但由於邊境關閉而無法前往大灣區。這是其中一個例子驅使黃華燊調整華德會計師事務所的定位,為大灣區的客戶提供更多服務,並將其事務所從傳統會計師事務所轉型為商業合作夥伴兼諮詢公司。

 

即使邊境目前暫未開放,大灣區發展仍為以香港為基地的公司和會計師事務所帶來重大機遇。香港總商會大灣區工作小組召集人譚唐毓麗(會計師)指出,大灣區擁有8,600萬人口,區內生產總值達1.7萬億美元,對香港企業而言是一個龐大市場。她補充道,大灣區總面積是香港面積的50倍,本地企業可加以利用其土地與勞動力等豐富資源,而這兩方面亦正是香港面臨的樽頸問題。她表示:「在現時全球保護主義盛行、貿易不穩定的環境下,大灣區規劃就如一個在合適時間出現的避風港,讓香港企業可擁抱更多元化的市場。」

 

豐富機遇

 

2019年發佈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中,香港特區政府政制及內地事務局挑選出12個重點行業,其中包括創新及科技、金融服務、專業服務等,讓這些行業能受益於地區內的持續發展。

 

畢馬威中國資本市場發展主管合夥人李令德(執業會計師)認為,這些行業為香港企業提供了極大的發展機遇。她指出,畢馬威攜手與香港總商會及滙豐銀行進行的定期調查中,受訪者一致認為,創新及科技、金融服務、貿易和物流行業在大灣區最具增長潛力。

 

李令德補充道,產業鏈重組,以及中國內地提升在創新及智能製造方面的競爭力等範疇,亦是大灣區帶來的關鍵機遇。

 

鑒於新冠疫情尚未消退,譚唐毓麗認為,對需要較少實體交流的行業,將繼續於2022年有較佳表現。隨着內地與香港正式開展了債券通「南向通」、跨境理財通的啟動,以及宣佈擴展位於深圳的前海合作區後,譚唐毓麗對金融服務行業的前景大為看好。她補充道,香港亦有望成為家族辦公室的樞紐。

 

此外,譚唐毓麗亦預期那些有份參與5G、元宇宙、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範疇的科技公司,將在未來擁有重大機遇。

 

香港會計師公會副會長、德勤中國華南區主管合夥人歐振興(執業資深會計師)認為,2022年的四大關鍵機遇為金融服務、專業服務、科技和電子商務。他指出,大灣區內計劃進行首次公開招股(IPO)或籌集資金的成功企業家日漸增多,甚至對監管諮詢服務的需求亦逐漸增加,這為專業服務公司創造大量機會。

 

安永香港及澳門區主管合夥人陳瑞娟(資深會計師)認為,金融、科技、醫療、基礎建設等行業將在大灣區發展中受益最深,預期會計師事務所同樣將處於有利位置,安永的 「六通十一城」 大灣區業務理念正是為此而建立。她指出:「香港的世界級會計專業人士具有競爭優勢,可以配合大灣區的急速發展。許多頂尖的科技初創企業已着手在大灣區進行擴充,其對融資、IPO服務及相關會計服務的需求十分龐大。」陳瑞娟認為會計師可以在大灣區支援企業發展策略實踐、互相連和融合服務,而前海合作區的擴展、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開發,亦將進一步增加企業對會計服務的需求。

 

羅兵咸永道中國稅務及商務諮詢部合夥人王舜宜(會計師)亦贊同近期宣佈擴展前海合作區將為以香港為基地的企業創造了全新機遇。她補充,繼中國宣佈2060年實現淨零排放的目標後,環境、社會及管治(ESG)隨即成為熱門話題,為會計師事務所帶來許多機遇,這些機遇不單單只限於指導公司在ESG匯報的事宜上,還可協助評估ESG投資和綠色金融。

 

王舜宜指出,有鑒於中國內地現正期望於深圳試行數碼貨幣,以及於廣州大力推動數碼經濟,因而律師和會計師事務所將有機會為該範疇提供新服務。

 

黃華燊說,現時的事務所,特別是中小型事務所可把握目前重大機遇,將事務所定位改為擔任合作夥伴及顧問,為進軍大灣區的外國公司提供服務。他說道:「我們已協助很多外國客戶在香港成立公司,以作為他們在中國內地公司的控股公司。我們還為香港公司及中國內地公司進行年終審計。我們提供了一站式服務。」

 

黃華燊補充,新冠疫情亦為會計師事務所帶來許多機遇,讓它們能提供諮詢服務,以及參與更多客戶的業務營運。他說:「現時仍有許多外國公司將中國內地視為消費市場,或者從中國內地採購。然而,疫情導致他們無法前往中國視察廠房或進行磋商。具有誠信、誠實和信譽是會計師的標誌,因此我們正在拓展這一範疇的新服務,以向外國公司提供幫助。」

 

黃華燊介紹道,華德會計師事務所的95名員工中,40人正在大灣區工作,協助外國公司進駐市場或擴充。他表示:「近年,海外諮詢數量持續增長,包括來自美國、英國、歐洲及南美國家。過去兩年間,大灣區已成為我們的增長領域。」

 

黃華燊補充,外國公司往往傾向於與中小型事務所合作,因為這類事務所的合夥人會親自參與有關的工作。此外,其事務所還照顧到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系等國家的客戶需求,更定期以這些語言發佈通訊。

 

 

邊境關閉的影響

 

目前的旅遊限制無疑影響了許多公司在大灣區的擴充計劃。譚唐毓麗闡釋道:「對許多公司而言,成功實行擴充計劃的前提條件,在於大灣區擁有很高水平的流動勞動力,而高級員工能夠在區內各個城市便利地出差和工作。」

 

儘管科技有助消除某些地理障礙,但依然無法取代實地訪查。歐振興稱,雖然公司可通過網上方式制訂計劃或進行準備工作,但他稱:「為了推動後期執行、促進未來增長,員工仍必需出差公幹

 

李令德亦指出,視像會議無法替代與其他公司、客戶、監管機構及政府機構建立聯繫時所需的面對面交流。她表示:「在大灣區的不同城市進行實地訪查,對於個人體驗,以及了解各城市的環境、發展、當地市場和民情而言,始終頗為重要。藉着實地訪查,就能制訂合適的大灣區策略。」

 

因此,李令德建議有意進駐大灣區的公司,邊境重新開放後應儘快到訪大灣區內的九個城市。她闡釋道:「管理不同司法管轄區的業務時,公司不應低估實地訪查的重要性,特別在公司管治方面備受關注的情況下尤為如此。大型企業需要檢視目前運營狀況,並在必要時作出改變。」

 

王舜宜對此表示贊同,並說道:「許多人尚未體驗過大灣區的最新營商環境,例如當地新簇建築物、產業園及孵化園。人們仍需進行面對面會議,並就重要交易當面商談。對部分行業而言,與政府官員進行會面商討是十分重要。同時,亦需要出差到當地會面、建立聯繫,並了解其團隊和商業夥伴。」

 

然而,對黃華燊而言,旅遊限制實則為其事務所造就了更多機會。他解釋道:「即使邊境暫時關閉,企業仍需繼續開展業務。我們見證了許多重整、業務擴張及搬遷等項目。由此可見,這類商業活動仍在持續進行,我們能夠提供相應幫助。」

 

持續挑戰

 

除旅遊限制引起的挑戰外,進駐大灣區的公司還將面臨其他問題,亦為事務所創造了更多機會。陳瑞娟說,在2021聚能大灣區論壇中,安永向企業問及有關它們在大灣區業務擴充的過程中遇到最具挑戰性的地方,39%的受訪者認為在於把握商機,25%認為是獲得政府支持,20%則認為了解大灣區政策。

 

王舜宜認為,最大的挑戰之一是了解大灣區所用的三種不同法律、稅務和監管體系。她建議:「公司如若沒有在內地經營的經驗,他們應就設計其投資結構、準備其商業模式、管理跨境資金流動、及評估相關可用選項等事項尋求專業意見。」

 

王舜宜指出,在過去兩三年間,她觀察到來自香港和海外客戶向羅兵咸永道詢問有關進行企業投資架構和經營模式的初步研究,以及評估投資大灣區內的潛在選址與商機的諮詢數量正有所上升。

 

畢馬威的李令德認為,企業面對的一個重大挑戰,就是要跟上稅務和監管環境的變化:「目前幾乎每天都有新公告發佈。對企業而言,要理解這些公告實為困難,因此專業人士在這一方面能發揮作用。」

 

歐振興補充道:「我們於德勤觀察到的重大挑戰之一,是企業需就其組織和人才架構進行轉型,從而把握現有機遇。為了克服這些挑戰,企業需要充分了解現有的機遇,以及能把握機遇的最佳方法。」

 

展望未來,歐振興期望有進一步的政策措施,如減省或精簡行政流程,以讓企業得以在大灣區內快速地開展業務或推出產品,並加快推行遠程跨境開戶。他說道:「推出促進香港與大灣區內其他城市間的數據及信息共享的政策,以減輕對物流或關卡的管控,而擴大跨境業務範圍等措施亦會帶來益處。」

 

譚唐毓麗則期望增加大灣區內外國人才的流動性。她解釋道,香港總商會提議推出「大灣區卡」,這是一種效仿亞太經合組織商務旅遊證計劃的簽證系統,可讓商務旅客更便捷地在大灣區各城市內往返。

 

與此同時,王舜宜期望能簡化海關進出口申報和檢驗檢查流程,以促進原材料或原型產品順利通關,提高科技公司的技術交流和測試產品的效率。

 

 

精心定位

 

譚唐毓麗指出,預計大灣區將在未來數年內強勢增長,因此企業必須進行正確定位,以充分把握所有機遇。她說道:「在策略層面上,公司可專注於其可為該地區所帶來的價值,同時更深入地了解大灣區市場。」

 

譚唐毓麗進一步補充,企業應首先制訂詳細的投資計劃,分析其在該地區的投資動機,並識別出哪些大灣區政策最能配合其核心商業利益。會計師事務所則應集中於ESG等不斷發展的趨勢,以及數碼產品、數碼轉型和網絡安全等的IT大趨勢。

 

歐振興建議,企業和會計師事務所都需要明確理解他們視大灣區為一個市場,還是為進入中國內地的平台,又或是兩者皆是。他補充道,無論是公司內部團隊還是作為外部生態系統成員,他們均應具有創新思維兼具備充足的技術資源;同時,企業亦應充分了解大灣區城市中的重點行業之核心競爭力和競爭優勢。

 

歐振興還建議企業關注於其組織結構,以確保足以把握所發現的機遇,並且能夠獲得所需人才。他闡釋道:「會計師事務所應與大灣區內的當地專業人士結為聯盟,或建立策略夥伴關係,以提供綜合諮詢服務協助客戶在中國落實投資和擴充計劃。」

 

陳瑞娟稱,安永在大灣區擁有近6,000名員工,於香港、廣州、澳門和深圳均設有辦事處,不久後亦將開設專注於數碼科技的前海辦事處。她表示,安永在大灣區的定位圍繞着四大關鍵重點。首先,安永致力發揮橋樑作用,將其專業服務和強大的國際性網絡與大灣區相連結。其次,安永成為支持大灣區發展的催化劑,包括協助跨境投資、家族辦公室、金融科技應用等方面。安永已經協助了超過200家大灣區公司邁向全球。陳瑞娟說:「我們將利用各地優勢,幫助客戶業務足跡遍佈全球。」第三項重點是數碼化,安永協助客戶進行數碼化轉型,提供數碼工具和服務以促進協作及提高效率。最後的重點集中於員工發展,她表示:「安永領導層繼續利用我們的跨專業知識網絡,整合我們在大灣區城市中日益增加的人才儲備,致力促進人才流動。」

 

王舜宜認為,香港企業和會計師事務所應充分利用香港作為中國內地與世界之間「超級繫人」的角色。她指出:「香港企業和事務所非常了解國際市場與中國文化。」

 

王舜宜補充道,香港企業還應重新定位已能受益於中國內地的「雙循環」政策。該政策契合全球市場及科技的變化,以加強國內消費增長,特別是現今消費者對生活時尚產品及服務的質量和個性化要求提高,「雙循環」政策的作用尤為明顯。她說道:「香港公司可將其國際專業知識和創意帶進市場,觀察客戶的獨特需求,並提供利基解決方案。」

 

王舜宜還強調,公司須在大灣區為業務和人才選擇合適的地點,並建議它們應進行選址研究以探視現有的商機、可以享受的產業扶持和激勵措施,以及大灣區內九個城市的特定重點行業政策。

 

李令德認為,公司於大灣區探尋自身定位時,應當考慮跨行業合作,並特別着眼於科技範疇。她列舉了零售公司利用科技尋找新商機、提高運營及供應鏈效率為例子。她預測:「科技將於未來數年內有着關鍵的作用。」

 

李令德補充,在大灣區未有設立辦事處的事務所,應考慮與大灣區同業結為聯盟,以分享與交流知識、以及人才基礎。

 

譚唐毓麗告誡各公司應從長遠角度看待上述機遇,並補充道:「大灣區或將是未來數十年內對香港營商環境最具影響力的重大發展。」

 

對此,陳瑞娟深表贊同:「大灣區市場越活躍,本地及外國企業對會計和專業服務的需求則越大。」

 

 

本文為編譯版本,原文Positioned for greater success首刊於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雜誌《A Plus2022年第1期。

gotop